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水利要闻 / 图片新闻

河畅水清 安州兴水之利惠泽万家

发布日期:2024-11-15  作者:当代县域经济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 次  字体:[ 大 ] [ 中 ] [ 小 ]

水利兴则仓廪实,仓廪实则百业兴。

很难想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绵阳市安州区坐拥凯江、安昌河、秀水河、茶坪河、白溪河、草溪河等6条主要河流,却处于缺水状态。借着绵阳市统筹谋划“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的机遇,安州区以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大河湖管理保护力度,开展农村健康饮水专项行动、水旱灾害防御提升行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基础和保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工程建设惠及千家万户

雎水镇,白河村

风光秀美的白水湖水库下游,有一座2022年投入运营的白河水厂。在此之前,村民都是自发打井,没有自来水可用;场镇居民也仅依靠一座私人水厂供水,用水没有保障。

记者第二次惊讶了。基于现实情况,白河水厂的建成解了当地用水之困。在白河水厂,记者依次经过絮凝沉淀、斜管沉淀、气浮沉淀三道水处理工艺区之后,来到通过UF供水泵挤压到超滤膜处理工艺区,处理之后的水达到了纯净水的标准,可以直接饮用。

安州发展集团水务集团事业部城乡供水西区运营中心主管本强告诉记者,白河水厂目前日供水量约为21000吨,覆盖白河村、白水湖景区、秀水场镇、花荄及供水管网沿线的多个村组,为10万余人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

为了进一步提升供水服务,白河水厂正考虑对取水口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远程自动化操作,并安装监控设备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供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河湖管护助力乡村振兴

秀水镇,龙泉村

秀水河、朱家河从地势平坦的村庄穿流而过,境内渠系水网密布,充沛的水资源为龙泉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防汛压力。汛期时,水位高涨,几乎家家户户都被淹过,因而河湖管护成为龙泉村的头等大事,当地居民的自愿参与度也十分高。

龙泉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强化河长制,围绕乡村振兴,着力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的水网保障,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河湖管护,为当地护水兴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龙泉村党委书记李军说,首先是组建村级河长工作室,在此基础上建立巡查、清理、部署讲评、评比激励、生产产品价值挖掘等8项配套机制,推动河湖管护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在村组工作群内常态推送环境卫生整治、护河志愿者行动等工作动态,宣传爱河护水的先进典型,发动党员和村组长建言献策,发现问题及时拍照上传解决,以此构建起监督护水的末端中枢和宣传平台。

其次,村级河长与民间河长带头引领,协同护水。李军自告奋勇当上了村级河长,负责组织领导龙泉村的护河及水环境整治工作,协调相邻的村联合建立上下游河道垃圾清理监督机制和左右岸联合清理机制。同时聘请土地承包大户张勇担任民间河长,负责化肥农药减控增效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河湖巡护队、河湖保洁队、志愿护河队开展常态巡护、清漂保洁、爱河护水宣传等工作,村民爱河护水自觉性和对水环境满意度都在持续提升。

为了激励村民爱河护水,龙泉村还开展评比激励、积分兑奖。“最美护河人”“最美志愿者”“最美环保监督员”应运而生,同时设立乡风文明行动积分奖品兑换生态超市,将参与河道清理、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监督举报涉河涉水问题等行动纳入村规民约和积分兑奖范围,让群众参与护河行动热情持续高涨。

最后,龙泉村依托秀水河、朱家河良好的水资源,构建起纵横相连的大小渠系水网50余公里,实现了河渠通畅,干旱时有水可灌溉,洪涝时可疏通排水,支撑起龙泉村农业园区的蓬勃发展,打造现代粮油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做优水稻、小麦和油菜籽等主要农产品,并一体推动粮油加工,辅以“菜—稻—菜”模式,羊肚菌、草莓等果蔬种植也取得良好收益,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系列政策保障经济民生

安州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安州区今年以来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严格落实绵阳市水利局及安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

制定《安州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以现代化灌区为整治重点、群众受益为落脚点,统筹现代化灌区、高标准农田等项目22个,总投资21.66亿元。

制定《水利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管理标准手册》《小型涉农项目典型图集》,确定山坪塘、堡坎等农田水利设施标准设计,细化技术规范和标准,推进项目落地实施。现已开工项目16个,完成投资2.37亿元,累计新增和恢复灌面1.56万亩,累计新增高效节水灌面4000亩。

制定《关于做好水利设施建设促进群众增收的指导意见(试行)》《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养经费及田间水利设施管理维护考核办法及标准(试行)》,积极推行“政府奖励补助+经营主体投入+群众就近务工”工作机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已累计给群众带来劳务收入4813.27万元。

在扎实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中,安州区不断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群众增收这个核心,既确保了灌区农业丰产增收,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平台,增加了村民收入。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