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水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提质促蝶变 一溪碧水润游仙芙蓉溪水环境综合治理实践

发布日期:2022-07-22  作者:水利局管理员   来源:水利局   阅读: 次  字体:[ 大 ] [ 中 ] [ 小 ]



    近日,四川新闻播报宣传了绵阳市和游仙区综合治理改善芙蓉溪水环境质量,全力呵护一溪碧水入涪江的相关举措和实践成效。

     芙蓉溪为涪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李白故里江油,全长90.7公里,流域面积594.9平方公里,游仙境内全长61公里,流经游仙区60%地域,润泽滋养着游仙儿女,是游仙的“母亲河”。伴随经济和城镇快速发展,芙蓉溪经受了枯水缺水、水质污染等流域环境遭破坏的时代阵痛,见证了近年来流域各级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芙蓉溪水岸同治的实干与担当,更见证了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修复和蝶变。

     “除乱治污”,芙蓉溪水生态越来越健康。
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芙蓉溪流域各级管护责任主体坚持问题导向,实施靶向治理,全面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
紧盯“乱象”整治。芙蓉溪市、区级河长及责任部门聚焦责任流域突出问题,牵头抓总,跟进督办流域“四乱”问题整改,持续推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片区雨污混流、文胜小区和宏达彩瓦厂污水直排、堂宏集团占用河道违法建设、经济试验区段碍洪问题等17个流域重点问题整改销号。

 
     着力“控源截污”。针对芙蓉溪水质问题,持续减排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及厕所革命,持续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和秸秆、粪污资源化利用。2017年以来,先后投入2660万元,建设芙蓉溪流域污水处理厂(站)10处,建成沿线新桥镇、忠兴镇、游仙街道等地雨污管网59.1公里,新建污水井1315个、雨水井433个,污水管网33100米、雨水管网11187米、入户管网16416米,实现流域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
     监测监督整改。依托流域水质断面监测平台掌握流域水质变化情况,助力水质问题整治。今年2月中旬,群众举报发现芙蓉溪相关河段河面有油污、死鱼等问题,市生态环境局针对群众举报问题和水质监测站发现的水质变化情况,迅即对责任流域暗访督察,通过现场勘查、无人机航测、水样监测、问题溯源等方式,在全面查清问题成因基础上,会同市、区相关部门单位召开流域推进会,现场通报问题根源、析因明责、研究措施,推进问题有序整改。近年来,责任部门持续加大芙蓉溪流域突出问题暗访督导和督办,倒逼各级履职尽责,助力芙蓉溪水质稳定保持Ⅲ类。
     综合改善,芙蓉溪水环境越来越美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针对芙蓉溪枯水期缺水难题,游仙区开拓奋进,将调水补水复苏河流生态、综合提升水环境颜值和乡村振兴齐抓共推。

     芙蓉溪区级河长巡河督导流域重点工作推进  
“引沉济湖”,调配流域水资源。总投资约1.5亿元,完成绵阳市游仙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项目,将仙海沉抗4个小二型水库和4条河流与涪梓干渠、清洁支渠连成水系连通格局,采取堤防护岸、石河堰改造、水环境治理等措施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项目途经7个村社,治理河道总长度约15公里,并建成流域4个闸坝和8座人行桥,项目竣工以来,芙蓉溪枯水期水资源短缺难题,蝶变为今天溪水涌动,浇灌着万顷粮田、润育着万物生息。
 

     “芙蓉花溪”,美化沿溪水环境。大力推进沿河水环境提质助力乡村振兴,投资14.79亿元,实施“芙蓉花溪”乡村旅游环线项目,在芙蓉溪游仙、新桥、街子、忠兴等河段打造生态景观河堤、岸坡绿植美化,一体推进沿岸公路主线、支线,骑行游步道,人工湖泊、湿地,游客集散中心以及沿线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形成快慢结合的交通旅游道路,并与流域内分散的富乐花乡、国际兰花公园、万鸿生态园等17个现代农业观光(产业)园以及仙海水利风景区串联成旅游环线,形成集观光、骑游、休闲、文创、康养、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项目竣工以来,前来休闲旅行的游客络绎不绝,芙蓉花溪已成为绵阳又一个亲水观光的网红打卡地,更成为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幸福河、示范河。
芙蓉花溪乡旅游环线亲水绿道
 

     芙蓉花溪乡旅游环线快车道

 
     环境整治,清除流域“脏乱堵”。结合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将水环境问题纳入村社“五清”范围,常态清理整治流域水环境中的“脏乱堵”,今年来,游仙区集中清理芙蓉溪沿线乡镇垃圾不按规定堆放场所13处,清除岸线垃圾70余吨,砍伐岸线杂树59处,打捞水面漂浮物等杂物110余吨。经济试验区、游仙街道投入50余万元在芙蓉溪支流余家溪开展碍洪树枝砍伐、垃圾打捞、清淤疏浚等集中整治,确保河道畅通、流域安澜。


 
    凝聚合力,芙蓉溪护水氛围越来越浓厚。
   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提质宣传教育,深化党建+河长制,引导群众自觉爱护环境,积极助力身边环境提质。
深化爱河护水宣传教育。将爱河护水节水习惯倡议纳入村规民约和创建文明城市评比中,常态化开展河湖长制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党校、进企业等“七进”宣传活动,利用村民会、坝坝会,定期开展河湖生态环境保护普法教育和案例宣讲,流域群众环保理念持续增强。
 
      充实城乡护河队伍。游仙区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组建城乡护河队伍6支,吸纳“河小青”500余人、老党员、退役军人等“民间河长”7人,党团骨干带头开展“保护母亲河”系列志愿者行动,流域群众参与护水热情高涨行动积极。
调动群众监督热情。通过完善实施《绵阳市生态环境污染有奖举报管理办法》、公布监督电话、微信公众号等途径,织密河道一线监管网络,激发河道一线巡护员及沿河群众参与护河监管热情,发挥“前哨”作用助力河道常态管护,凝聚起流域群管群治的强大合力。(市河长办供稿)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