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县市区园区

基础设施补短板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发布日期:2024-02-06  作者:水利局管理员   来源:水利局   阅读: 次  字体:[ 大 ] [ 中 ] [ 小 ]

 

近日,薄雾浓云笼罩,冰雪霜冻袭来,使人感受到寒冬腊月的严酷,而在梓潼石牛镇柳林水利建设工地车辆穿梭、挖机摆臂、机器轰鸣、人头攒动,一块块田地整形,一条条道路新建,一面面塘清淤根根管道连接,一道道武引农毛渠畅流……梓潼石牛镇、仁和镇、宝石乡等片区高标准农田项目、乡村振兴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武都引水灌区红岩分干渠节水改造提升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之中。

图为  梓潼县石牛镇柳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

 

水利,是乡村振兴及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如今,梓潼各地以保护水生态环境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升防汛抗旱能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农田水利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取得了新进展、新经验、新成效。 

科学规划,开好分类施策的“处方”

“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梓潼县结合前期实施的全县水利设施补短板三年行动成果,致力于补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弱项,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梓潼县政府党组成员、分管水利的副县长何青说。遵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梓潼县坚持生态优先,注重问题导向,强调建管并重,统筹系统治理,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建设现代化梓潼打下扎实的水利基础。

面对水利短板,梓潼县主要在“水源地建设、武引农渠、高标农田”等方面下功夫。据规划目标,通过近三年努力,计划投资8.53亿元,全面规划落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27个,完成不少于85个村的现代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任务,集中连片打造示范区59个;恢复蓄水能力2286万立方米,每年恢复提水能力421万立方米,增加高效节水灌面5.6万亩,保灌率提升至72.54%

图为  梓潼县石牛镇清华村塘堰精修整治项目施工现场

补齐短板,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我们斑竹村处在大宝灌溉支渠中部,地势较高,多年没水自流灌溉一直种植旱粮,今年终于盼来了武引农毛渠提升项目,水到渠成,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油然而生!特别感谢县委县政府领导给我们建好的灌溉网。”面对冬灌白花花的一渠武引水,四川省梓潼县宝石乡斑竹村党总支书记曹其兴激动地夸耀。

曹其兴夸赞的武引农毛渠提升项目是梓潼县政府“十四五”期间“农田水利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关键性工程,将分年度、分批次完成。激动之中,曹其兴遥本村五六社枣儿垭果园兴奋地说,有了管道灌溉,村民们自发种植“爱媛”“春见”“蜜柚”等水果又300亩,为我们村富民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不仅在宝石,在梓潼石牛、黎雅、长卿等镇乡,正在实施的水利灌溉工程让农村百姓享受到了切实的实惠。通过整合资金4.13亿元,2024年将完成第一批项目,集中连片石牛、宏仁、卧龙、黎雅、长卿、金龙等6个镇(乡)15个村建设西部种业快速推进示范区;整治水库4座、塘堰180座,建设高位蓄水池43座,新建渠道101千米,整治渠道561千米,提升改造渠道240千米,建设输水管道30千米,建设泵站35座;增加塘库堰蓄水能力2001万方,新增高效节水灌面1.98万亩,耕地保灌率达到53.38%

20231225日,四川省水利厅在梓潼县召开了“新时代县域城乡水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议,梓潼县认真贯彻落实,大力实施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攻坚行动,以完善骨干水源工程为“重点”,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渠系建设为“主线”,以田间水利工程建设为“切入面”,注重田间工程与灌区骨干工程衔接连通,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近年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95万亩,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33.99万亩;持续推进城乡供水“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大服务”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格局,受益人口34万人,城乡规模化供水率达到93.11%。   

图为  水土保持工程梓潼县文兴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现场

创新机制以改革释放“水”活力

  我们大新是有名的乱石沟,山高路远,水资源匮乏;目前,武引西支干渠水源不断,而且,大家还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乡亲们终于解渴了,感谢党的好领导四川梓潼仁和青元村村民李栓英感激地讲到

现在青元村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体验“智慧水利”带来的便利——通过梓潼汇智水务平台和一体化供水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实现水厂远程控制和集中管理,保证供水水质安全稳定;建成“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业务受理、工程抢修、水费收缴“一条龙服务”,实现了城乡供水“同服务”;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经受住了近年的极端高温天气考验,保障了全县人畜饮水安全。

 体制机制的创新正在梓潼快速推进。2021年,县委县政府着眼于“早”,坚决做到主动领请任务;提出补齐水利等“三块短板”,并就水利短板按照“构建一张灌溉网、完善一张供水网、形成一张防洪网、打造一张生态网”的工作思路谋划推动,主动对标对表,及时调整思路,立足县情,作出了总体规划,制定出台《梓潼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聚焦于“合”,坚定做到创新抓紧落实;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与“灌区工程相结合,与土地整理项目相结合,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相结合,与其他农业项目相结合”等六个方面结合,有效解决了资金难题。紧扣于“管”,坚信做到机制促进长效;从建设阶段开始,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村民通过以工代赈、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了“要我建”变为“我要建”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将建好的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移交乡镇、村社管理,不仅有力促进了集体增收、村民致富,调动了乡镇和村社的积极性,还降低了管理成本。预计2024年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4458余万元,村民户均增收1800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为  梓潼县“潼江河谷河湖公园”一隅

“围绕‘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贯通、旱能浇、涝能排’的总体布局,梓潼县将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建管体制,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行动,富乡裕民。”梓潼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魏小清满怀信心地说。 

如今,梓潼智慧河长、农田水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重点改革全面推进,水系连通、水美乡村、水保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协调发展,各项水利建设目标指日可待,改革举措和创新思路正在为农田水利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新时代以水为墨绘制的“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水利新画卷正在梓潼大地徐徐展开,欣欣向荣,繁花似锦。(梓潼县水利局)

 

作者:赵康君,编辑:张羽,初审:萧友红,复审:魏小清

相关信息